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
序
夫,天下溺,援之以道;道乃宇宙真理,在人身即良知本性。
性本善,習相遠者,此言天命之性也。
性相近,言氣質之性也。
天命之性論其本源,氣質之性論其本受。
天命之性無不善,氣質之性有不善。
蓋,性本至靜,有感而動,役身於行。然,性本至善;心有善與不善;身本污濁。此性、心、身尚未圓融一體前,皆引善、惡兩端之混淆也。性,此雖各秉天而集,然性本至善,若守之未移,心妄動身妄行,難矣!
蓋,儒之精神與學理:上循天理下合人道。其所學先明明德而修親民,後知止於至善之境。以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,而克己復禮為內聖之體;內聖溢於體,則內聖之功立矣。
由此身推用,謙下克己,率身教之先,自家齊;一國之集如千萬家之集,諸眾家齊則國治;天下太平不求而至,此為外王之用。
如此由內而外,體用兼備;而體用之道惟心,內聖外王之道足矣!
大同世界真義:願人人率性成聖,當下即是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