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道祖 降

 清者不濁靜觀天  

 懺似法水滌塵緣  

 三業靜淨內德培  

 謙卑無為外功行  

聖示:

法由心生,法由心滅。修行當有正確認知:一切有形有相及行為言語造作,皆由心識所生此即生滅幻化之過程。然,如何在過程中掌握並主導正確修行之徑,方不致徒勞無功?既知一切皆由心識所化,自然要於源頭加以掌控排解。

 

蓋因人墮塵世已久,習性難化;果若強制歸正,不但不自然,且未能真正除其根源。故當由懺悔入門,由懺悔中置心中一明鏡,虛其心而實其腹;此鏡常照,將污漏漸淡,自然似儒所云:『一日三省吾身』,淨化身口意以達清淨。

 

故修行果若未知懺悔其造作,心識自然難明。如此在修行上自造阻礙,無明常生,難有成道之緣。

 

望世眾知:若未知懺悔洗心,謙卑難生;謙卑本是內德之資,內德難培,道何以生。由懺悔過去之作與現世之為,以謙卑心行懺;自然心似法水,洗其污也,由此漸明,清靜自然產生。

 

清者,心不濁;靜者,慮無雜。此清靜心識中並無清靜兩字。此清靜本之體用,人身本俱足;因累劫所覆,故未知此身本俱,不必外求。欲覓清靜自無清靜,清靜從身口意之發,加以疏導正確認知,方有其功。

 

修行人,將思惟活動調整至順乎自然不強行作做;身心活動形成一種嶄新狀態,謂之清靜。修行若心不安,則如海上孤舟;心要安,則須學習逆境當前,以智慧來迴光返照,可作了債報恩之思。如此逆來順受,修因緣觀,自無順逆,如此何用安心?此心本無,安何處?

 

故道法自然,在修行中,由根本認知,再改其不正思惟造作;如此不失自然之道,亦無強制改過,一切由心自然接受。未知清靜,處處清靜,方是解決根本之道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zerozerodao 的頭像
zerozerodao

整頓世局

zerozerod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