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道祖  降

嗔念一萌障六根  

眼觀身行皆是塵  

轉境化心意歸安  

靜神養氣知還本 

聖示:

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。如其所云:嗔念即無明火,修者不慎,火焚功德林。嗔中生念,念極生恨,此心若起,內則燒己;嗔口出語,外則燒人;五臟六腑不能清泰安和。修行中欲絕嗔念,先降惡念;未能忍辱即為惡念,寬柔以教不報無道;未能忍辱其心難以降伏。蓋,人生斯世皆逢順逆之途,本承其所造而來;故儒家云:『喜、怒、哀、樂未發謂之中,發而中節謂之庸』。此即導以修心不動,七情六欲發而皆中;故逢順逆本平常,當要在遇境時能收攝不平之心,反思逢此逆境皆本自然。如此心趨靜,性自定,返照六根;自知一切皆心之所動,觸景而發,心浮氣燥即化於無,果若欲發亦無門。

 

修行本在於身口意之未發,與發後如何掌控,六根觸境如何轉境,讓其不觸境而生嗔念外─當以清靜無為之心,愛其所怨惡之人,讓心寬容無所不包。心中無善惡,七情六欲所發即無所着;若發之亦無損德之為,此為根本之道也,亦稱『仁者無敵』。實非無敵,乃因心無嗔、無善惡、無你我、無敵人,此敵人為己心也。深切瞭解:嗔起煩惱至,煩惱最是傷人毒葯,憂思無非損命劇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rozerod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