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靜章
對境安坐心開懷
能遠俗情絕塵埃
明鏡非台心內照
菩提非樹性中栽
學道者,由迷而覺,出乎旁門;探玄則由淺而深,入於真境,內外兩忘。禍福由心以造;本根,在志以培。
道本無名,強名之,謂一也。天地萬物皆由此而生,萬物莫不負陰抱陽,而得遂其生。然,萬物各含有沖和之氣,氣體沖和則英華昭著;秀實生成者,道之力也;故沖氣為和,則物物皆與沖虛之氣合之。欲修煉者,當從入室之法起;外除耳目之意念,內絕妄思雜慮之想,靜念內守;神炁渾然一體,虛靈而自然。動靜之間:動,則週流通達臟腑;靜,則湛然空寂。空無所空,寂無所寂,真常應物,神炁渾然;心若太虛,迴光返照,則覺性圓明,體用自如,天人一理,道無二致;大道之修,本至簡至易,毫無雜偽之思,只念一片赤誠與毅力堅持,道必可得也。
修道將入靜功之修習時,入手之法要────
當以凝神關照為入功法之初基。凝神關照之法,是以心入至誠、止於呼吸;
從專注呼吸之脈動,自然絕除思慮妄想;清其心源、靜其氣海,如此真機發動,自然天人合一。
功法之修學,必瞭知心息本相依;六欲七情之發,皆由心出,心若隨欲則影響生理,例:喜怒之發,造成血液與血管之變化;過怒、過喜,皆不適功法之修,因其七情之發造成血管張壓,血液沸騰。尤負面情緒,則氣息濁促,變濁且重,故氣脈阻塞,容易導致風邪疾病之侵;常受感冒與疾病之苦,此為心所害也。
是故,心平氣和為靜功之要件;若心無法保持此境,呼吸時會感容易心浮氣燥,怠倦難調。當然,除此外若身體過度疲勞,或心、腦用之過度亦有此象。
然,靜功為培養透徹洞察力`從中可認知不同情緒與思想,強化積極正面心態,會變更沉著安靜,減少痛苦與不滿之負面能量。
簡言之:欲修功法之前,全部放下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