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觀章
此心不虛難見性
氣若不實生無明
朗朗內觀照執見
神安氣和息息平
夫,靜心養心,明而見性;慧以養神,定以長氣;寡欲以生精,致虛以立意。此為道學修真之法訣───
靜則無為故心清,明則不昏故見性;
慧則能照故神全,定則常存故氣舒;
寡欲則元固精生,致虛緣空故意實。
昔時,因人心純樸,故一心不亂,而能入其法訣真修實鍊。而今之世眾濁染已深,慧智闇暗,故無法入其精髓,致修道者眾,成道者寡。
學修之眾定要瞭知,人之思慮來自大腦,腦波不斷收受感官訊息之干擾,是故產生無規律及無法控制狀態。對事物之見解偏執而知見深埋,造成能量之消耗與身心之累。在靜功修學中,即是透過呼吸,調整平衡腦波之能量,讓其腦波處於規律平穩狀態。
由於人之腦波相當忙碌,於睡眠中亦不停歇,要讓其進入規律狀態,只有從呼吸專注中去淨化,轉化平時讓氣血起伏之不當習性與觀念。常人平時呼吸,因受心識與知見影響,故氣息濁重;所以在道家之修,即將心與息相依;心息相依,心即意識,息即呼吸。
所謂心,即意識;其為後天面對各種觸境濁染,必要從性理之學淨化,回復純白之心,此為明心見性之基。
息,則因心之轉化,配合呼吸之專注,再不知不覺中,將身體處於完全放鬆,讓身心深沉寧靜;生理趨於動物之冬眠狀態。以今世間之語,將身體之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,自動入靜定狀態;亦即是───回復大自然所賦予動物,自癒之生命再生能力,因其能量增加,轉化成生命力之提昇。
今以世間易懂言語闡述,俾讓天下眾生知之。心與息相依,神與氣即合一。七分性理之學,三分靜功之修,在呼吸中之輕重,即知個人之氣血起伏也。
在靜功之修若能照此法而入,亦如今之所言,稱能量轉換去濁存清,但心要正,對道誠,嗔莫住,方能入;如此何患道無成,只怕無志之人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