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滅章

 

 

 

生生不滅真我存

 

棄相去執證乾坤

 

煉陰存陽合玄智

 

此身即是大天尊

 

 

 

學修之士,未識宇宙觀與生命觀即無正確人生觀。宇宙間之究竟,演繹為人生真理,勉強稱之為道。修學者,循遵天地之真理、宇宙之究竟,漸累資糧謂之德

 

 

 

天地萬物皆道生之:天之在我者德也,地之在我者氣也。德流氣行而生,此為道生之、德畜之;故德為人之精神主宰。天之道:不勝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;各當尊道貴德;道為天理表徵,德為修道之結果。世人為萬物之靈,能入此一大事因緣-----聞道、修道,是至尊至貴之福德厚緣。

 

 

 

所謂不生不滅,乃指惡念不生,善念不滅。然,入修之要必需瞭知:生從何來?死歸何處?人為三才之一與天地一般,皆從道出,為何無法與天地齊壽?蓋因世人囿於五行之關,將先天無染之清靜心濁下不堪。

 

 

 

世眾既落後天,此心應萬事萬物,將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欲取相於心,

 

因入相自然生執。執古難化則生惑。所謂惑即心神不寧,易使人心散漫。此惑為障生死之門,導致此心燥動,故當從修靜入門。

 

 

 

靜則神藏,燥則消亡;心靜必從定入,寂靜為天性。

 

 

 

靜是指精神、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狀態,神氣清靜而無雜欲,真氣內存。
果能契入則明慧自生,慧明智生,自然瞭解相與心,本氣血之動,宜靜不宜燥。

 

 

 

氣血,乃人之華也;五臟,乃人之精也。血氣專乎內而不外越,則胸腹充而嗜欲寡;嗜欲寡,則不著諸境。

 

 

 

果能反思-----七情六慾之發,因有感於心而情動,致七情由此而生;情為氣之所秉,物欲所拘,致虛靈皆暗。外物本來不有,因以妄為實,故不能保持虛靜之道。識其理,自可破相而出。

 

 

言簡行難,若一心出相,一念超三界,當下即是大天尊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rozerod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